当前位置 :  首页 > 快讯

新长安新质生产力:央企造车新范式的启程

来源 :
发表 :  2025-07-31 10:54:58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重庆正式揭牌,成为第100家中央企业。继一汽、东风之后,中国长安作为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也是首家总部设在重庆的央企,其“央企”身份固然引人瞩目,但剥离这层身份,其更肩负着契合汽车产业新时代特征的战略使命。

2a1d4914cad3ad46fcb3e51ad189b364.jpg

当前车市,持续的价格竞争、对单一爆款的依赖以及技术层面的堆叠式比拼,已发出警示信号。汽车产业的发展逻辑正经历深刻转变,过往以规模效应和速度为核心的模式逐渐失效。竞争焦点正从“快慢”转向“强弱”——谁能率先构建可持续的技术体系,摆脱爆款依赖建立长期品牌信任,并以全球化思维打造稳健的盈利模式。

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树立一个发展样板,清晰诠释面向未来的车企质量跃升路径。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有望成为这一探索的新起点。从传统主机厂转型为央企新成员,从专注自主创新的品牌跃升为构建未来出行体系的先锋,新长安的诞生恰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关键期重合。

WechatIMG78.jpg 

因此,新长安的意义超越“第100家央企”的象征意义,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践样本。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新长安不仅需延续技术进化的叙事,更须通过体系革新、价值重构与全球视野,开启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此刻的新长安,被赋予的角色已非“规模时代”的参与者,而是“质量转折点”上的引领者。 

新汽车时代的“新长安”

中国第100家央企的荣誉赋予新长安,外界或许首先解读其背后的政策信号。但实质上,新长安的成立远非简单的身份转换或组织调整,更是对传统制造逻辑的主动扬弃,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重构。 

2e863434ba30f0373b873cb3ef0fb304.jpeg

过去数十年,中国汽车在“规模至上、市场优先”战略下实现了高速发展,一汽、东风、长安等传统集团亦在此模式下壮大。然而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命题。这意味着产业需跳出传统规模论,聚焦结构、效率与价值的根本,建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组织效率为核心、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新型竞争力体系。 

新长安,正是在中国汽车践行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中应运而生的“新物种”。行业观察指出,新长安此番变革并非简单的“换牌”,而是从战略底层逻辑到执行机制的系统性重构。其实,在正式挂牌前,新长安已初步形成高质量路径:聚焦新能源主战场、以技术为根基、以市场为验证场、以体系能力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央企样本。

顺应汽车电动化大潮,新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已处领先地位。依托“香格里拉”战略框架,通过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构成的“三驾马车”,形成了稳固的产品布局。今年上半年,其新能源销量达44.8万辆,同比增长52.3%,占总销量的33.1%,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旗下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品牌实现三位数增长,产品覆盖8万至70万元价格区间,布局新能源核心市场。

ͼƬ38.jpg 

相较于市场上普遍依赖“爆款车型”短期拉升的策略,新长安显然更注重品牌矩阵的系统性构建与用户结构的长期优化。其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续航技术领域多方案并举,推进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研发,预计今年底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逐步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长安新能源业务的盈利改善路径已现端倪。今年以来,该板块盈利水平同比提升20%,其中深蓝品牌已触及盈亏平衡点,表明“技术投入-规模效应-盈利改善”的链条正在形成闭环。新能源汽车研究专家强调,新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功,不仅是财务指标的好转,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企逐步跨越补贴依赖、迈向市场自驱的质变拐点。在“百家央企”的制度红利与资源支持下,中国长安有望加速这一正向循环。

组织层面,新长安同步推进体系进化。通过发布《创新创业计划9.0》,在效率提升、价值重构、营销创新与生态构建四方面系统部署,为企业从组织激活到能力跃迁提供清晰路线。要走出差异化道路,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长安不能仅是新能源浪潮中的“参与者”,更需成为产业范式重构的“定义者”。

新质生产力核心入口:新长安的数智化基石

当中国汽车驶入高质量发展航道,“新质生产力”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议题。在新质生产力体系中,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已非资本或销量等传统指标,而是科技创新,特别是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核心的系统性重构能力。

从这个维度审视,新长安的独特价值不仅体现于新能源规模的快速扩张,更在于其长期坚持并深入践行“数智驱动”这一核心战略能力。在过去数年的发展中,新长安始终站在中国汽车“智造”前沿,为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持续提供领导力。

图片122.jpg 

早在2009年,当行业仍处于追赶合资的“油车时代”,新长安已前瞻布局智能化技术研发。十余年来,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控平台上的持续投入,使其在“智驾赛道”保持领先。从2016年实现2000公里智能驾驶长测,到2024年发布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技术平台;从2021年首发APA6.0远程智能泊车系统,到如今的“天枢智驾”战略,新长安持续引领技术迭代节奏。

依据“北斗天枢2.0”计划,新长安将于2026年实现全场景L3自动驾驶,2028年实现L4级量产。尤为关键的是,该战略目标并非仅服务于高端车型,而是以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上普及激光雷达和AI大模型智驾功能为方向,构建中国智驾普及化路径,推动产业从“高端技术炫技”迈向“智能能力平权”。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评价道,新长安的到来将有力促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新质生产力不仅关乎产品智能,更体现在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制造维度上,新长安通过全域“数智重构”,推动传统汽车制造迈向新阶段。“北斗天枢2.0”发布以来,新长安加速建设数智工厂集群,在5G全连接、柔性制造、智能排产、AI质检等多维度全面落地。

这不仅表明新长安拥有先进制造技术,更彰显其将AI、云计算、大数据与实体制造深度整合的能力。这种融合能力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以智能科技重塑实体经济底层逻辑。未来,新长安将持续推动旗下工厂数智化升级,构建覆盖全国的柔性生产网络,彻底革新传统工业时代逻辑。

767ae5db93336fdfdff67fb4b2f6258c.png 

为此,新长安计划在未来十年,面向新兴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彰显其对“科技长安”愿景的系统性落地规划。新长安之“新”,在于以数智科技为核心要素,以技术平台化+系统协同化为路径,以智能制造+AI全链融合为支点,重构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展现了其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央企引领作用。

从国内增长惯性迈向全球结构性竞争

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并非局限于国内市场的自我优化,而是在全球市场赢得信任、份额和持续发展空间。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品牌在国内实现生存到增长的跃升,那么未来十年则是迈向“增长到全球化竞争”的实质性转折。

b3f779c4d7355e42af228e1ce8c6bf75.jpg

新长安正通过跨区域、跨体系的布局实践,构建具备系统性能力的全球竞争主体。中汽中心资深专家曾指出,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全球化,已非简单的出口导向或本地化建厂,而是涵盖产品全球适配、品牌文化输出、供应链协同及跨区域经营的综合体系能力。基于此战略蓝图,上半年新长安在加速国内“新能源+智能化”发展的同时,纵深推进“海纳百川”全球化战略。

今年3月,长安汽车品牌欧洲发布会在德国举办;5月,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同期,在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设旗舰店。这一系列行动,助力新长安在东南亚、中南美等五大核心区域奠定市场基础。销量方面,去年新长安海外销量达53.6万辆,同比增长49.6%。

超越销量数据,新长安不再满足于“出口一款车”的传统逻辑,也不采取粗放的“渠道占领”,而是以全球市场为研发起点,进行基于数智能力的系统性输出。例如,“北斗天枢2.0”战略衍生的智驾平台、AIEV端到端交互系统、天枢大模型,正被嵌入其全球车型体系。深蓝、阿维塔等品牌搭载的高阶智驾功能,正成为区别于传统合资与本土品牌的关键差异点。

eaaf44e2a7a5ab23e7cc34054344cdcc.jpg

作为新央企,新长安获得的不仅是政策资源加持,更核心的是其跨行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能力。这是央企的“体制红利”,也是其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杠杆。某种意义上,新长安不仅在“造车”,更在构建自身的全球生态力与战略资源动员力。

在新汽车时代,全球化不仅是技术产品的输出,更是价值与文化的传播。中国品牌要赢得全球认可,核心在于跳出“性价比”陷阱,进入“价值感”驱动的品牌阶段。新长安深谙此道,在品牌建设上,深蓝、阿维塔的全球传播已不再堆砌参数功能,转而强调产品承载的“未来生活方式”与“智能科技体验”,与国际品牌倡导的“情绪价值”接轨。

写在最后

新长安的行动揭示了一个道理:高质量发展非口号能成,需直面并解决现实挑战。具体而言,企业不可依赖短期爆款走捷径,须具备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不可被热门技术概念裹挟,须冷静判断行业规律;更不可仅凭单点突破,须依赖系统能力的组织协同持续前行。这些能力,正是产业从混沌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下一阶段的新长安,已不仅是中国汽车的一家企业,更像是一块试金石。其能否成功打造兼具盈利能力、全球竞争力与产业领导力的新范式,将定义中国汽车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开放格局。

责任编辑 : 王研翕

网友留言

登录  |   注册
无标题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