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快讯

突破边界的勇气,源于无懈可击的安全

来源 : 有车智联
发表 :  2025-08-01 18:10:03

汽车碰撞是任何一辆车上市前必须经历一项“标准试验”,但能挑战远超国标3倍碰撞能量的高难度“货车侧撞+固定柱体夹击”连环碰撞,估计对于很多车来说都是道“鬼门关”。近日,一汽奥迪Q6L e-tron就成功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根据连环碰撞结果显示,奥迪Q6L e-tron车身结构完好,气囊、气帘正常打开,低压电工作正常,半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红色应急拉手弹出,车门可正常打开。很多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一汽奥迪有这个勇气和底气去挑战?

图片1.png

顶级用料+严苛标准,为安全构筑“双重保险”

首先是顶级的用材用料,一汽奥迪Q6L e-tron采用“赛车级”笼式安全车身,车身高强度钢+铝合金材质占比83%,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占比34%,最大抗拉强度达到2150MPa,整车扭转刚度更是达到46150N·m/Deg。同时,一汽奥迪Q6L e-tron的底板电池安装区超高强度钢覆盖率近100%,全面保障电池安全,这也在此次碰撞测试中得到了验证。在战损电池底部撞击挑战中,我们看到,一汽奥迪Q6L e-tron做到了底部撞击不起火、不爆炸,而在战损电池台车刮底挑战中,电池包外壳仅出现一道划痕,同样没有发生泄漏、起火、爆炸现象。此外,在战损电池高空跌落挑战中,一汽奥迪Q6L e-tron从5米高空跌落后,电池包也同样无起火、无爆炸。

图片2.png

除了扎实的用料和强大的车身结构,一汽奥迪Q6L e-tron还拥有最严苛的安全开发及验证标准。根据数据显示,一汽奥迪Q6L e-tron经历了76次碰撞,301次行人保护实验,16次静态强度实验,覆盖各类常见的真实用车场景及极端场景,使得这款车的车顶最高可承重达10吨,相当于4.5台一汽奥迪Q6L e-tron的重量,这种严苛标准甚至比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车顶抗压测试标准要还高出一大截。

国标是安全底线,绝不拿用户练手

其实,一汽奥迪Q6L e-tron挑战远超国标3倍碰撞能量的高难度“货车侧撞+固定柱体夹击”连环碰撞,只是一汽奥迪安全造车哲学的冰山一角。在奥迪的造车理念中,始终把用户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116年的造车专家,奥迪始终以国标为底线,以全球一致的高标准,充分验证安全性,才会应用到量产车中。在此之前,绝不拿用户练手,这种理念贯穿于很多的安全细节之中,比如车机芯片和门把手这些很多用户并不太关注的配置之中。

图片3.png

比如在车机芯片的配置上,一汽奥迪坚持用车规级芯片,虽然消费级芯片算力更强,数据更亮眼,但奥迪认为,车不是消费电子,不同于手机,车要载着客户高速行驶,一旦发生问题,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再比如门把手这个配置,一汽奥迪Q6L e-tron和一汽奥迪A5L全部采用“一拉两用”的集成式门把手,将电子锁和机械锁进行了集成设计,它拥有两段式开启逻辑,轻轻拉动可触发电子开关,通过电控系统轻松打开车门,即使遇到严重的事故,电控系统开门失效,也只需在3秒内两次拉门把手到底,即可手动激活机械解锁打开车门。

图片4.png

总结:无论什么时候,汽车安全永远始终都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毕竟它关乎每个人的出行安全。但是,当不少新势力品牌激进地宣传自动驾驶安全,当很多品牌还在大肆宣传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时,反观奥迪、奔驰、沃尔沃这些传统豪华车企,却一直非常低调,没有用夸张的营销话术去换取流量,因为他们认为安全是造车的底线,如果连安全底线都没有守住,又何谈豪华呢?

责任编辑 : 宋姗姗

网友留言

登录  |   注册
无标题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