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新势力”的初生代对决,步入传统巨头、科技公司与跨国品牌全面交锋的“战国时代”,一个核心议题愈发清晰:在全新的产业逻辑与市场环境中,合资品牌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是依然依靠品牌积淀从容不迫,还是必须彻底重构技术、研发与用户连接的体系能力?

过去一段时间,某些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曾被诟病为“战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愿景宏大,但落地产品却难以激起市场涟漪。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窘境,背后是体系惯性、决策链条与本土化深度交织的复杂难题。破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款产品,更是一场从思维到体系的全方位革命。

在此背景下,北京现代于10月29日在烟台发布的“智启2030计划”,其意义超越了单一企业的战略宣示。它更像一份精心绘制的“施工图”,以其系统性、可量化的部署,为合资品牌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扎实、可信的参考样本。与其首款新质力纯电SUV——EO羿欧的同步上市(售价11.98万-14.98万元),则构成了“远景蓝图”与“当下实绩”的闭环,向市场传递出坚定而清晰的信号:北京现代的转型,不是仓促应战,而是有备而来。
战略清晰化 打破合资转型的“模糊困境”
长期以来,部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中陷入“战略模糊”的困境——目标宏大却路径不清,口号响亮却落地乏力。北京现代“智启2030计划”的发布,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正面回应。该计划从产品投放、本土研发、协同合作、全球出口、服务升级与社会责任六大维度系统布局,以“全球品质+中国技术”为双轮驱动,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思路与可执行的阶段性目标。

在产品规划上,北京现代明确提出“油电并行”的双路径策略。到2030年,北京现代将构建50万辆规模的销售体系,其中国内市场销售30万辆,出口20万辆。未来五年内,计划推出20款新产品,其中13款为新能源车型。这一目标不仅量化了企业的发展预期,更体现出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从2025年以EO羿欧开启EV时代,到2026-2027年实现跨越式前进,再到2028-2030年达成全面领先,北京现代将转型过程分解为可衡量、可实现的阶段,让战略不再是空中楼阁。
研发本土化 以中国速度响应中国需求
在智能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本土化研发能力成为决定车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北京现代“智启2030计划”将本土化与AI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整合烟台、上海、北京三地技术中心资源,构建以中国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体系。通过三大研发中心的协同作战,企业将研发周期缩短30%,显著提升了新产品的迭代速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北京现代在AI技术应用上的前瞻布局。以EO羿欧为起点,北京现代全面拥抱AI技术,通过高通骁龙8295芯片、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优化里程使用率、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体验。这种“全球技术与中国场景深度融合”的思路,体现了北京现代对中国市场独特性的深刻理解,也为合资品牌如何将全球技术优势与本土市场需求相结合提供了示范。
合作开放化 构建本土化产业生态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成熟的今天,闭门造车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北京现代在“智启2030计划”中展现出开放合作的姿态,积极与本土顶尖科技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企业已与宁德时代、大疆、地平线、MOMENTA等国内领先的ICT技术企业达成合作,构建起更加本土化、更加灵活的供应链体系。

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延伸到战略共识的达成。面对发展新形势,北京现代的股东方北汽集团和现代汽车加强了高层交流,在供应链体系创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共识,全力推进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型。这种开放、协同的发展思路,打破了传统合资企业相对封闭的运营模式,为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市场全球化 激活“中国造、全球销”新动能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迎来走向全球的新机遇。北京现代在“智启2030计划”中明确了构建20万+出口体系的目标,在稳固现有出口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并实现更多车型出口。从2025年出口8万辆,到2026年目标12万辆、2027年15万辆,再到2028-2030年逐步达到年出口20万辆,这一规划既务实又具前瞻性。

目前,北京现代正加速推进胜达出口哈萨克斯坦项目,持续深化途胜、胜达中南美市场布局。这种“中国造、全球销”的出口战略,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也展现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提升。对于合资品牌而言,充分利用中国制造的产能优势与成本优势,结合全球品牌的影响力,有望在海外市场开辟新的增长极。
服务人性化 以用户思维筑牢信任根基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服务体验已成为品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现代在“智启2030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服务+渠道+社会责任”的保障措施,构建EV专属数字化服务体系,直击用户核心痛点,确保用户无忧用车。这种“以用户情绪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不追求花哨套餐,而是把基础服务做扎实,让用户感受到“省心、安心”的用车体验。

与此同时,企业计划到2027年将渠道增至380家以上,同时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与公益项目,通过系统化、持续性的社会贡献活动,为新能源转型筑牢用户信任基础。这种对服务体验与社会责任的重视,体现了北京现代作为成熟车企的长期主义思维,也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重建用户信任提供了思路。
写在最后
北京现代“智启2030计划”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企业自身向新能源时代的全面转型,更为合资品牌集体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该计划以清晰的战略目标、系统的实施路径、务实的发展节奏,展现出北京现代在新能源竞争中的决心与信心。

在新能源竞争进入下半场的今天,合资品牌的转型不再是对市场趋势的被动响应,而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北京现代通过“智启2030计划”展现出的战略清晰度、执行坚定度与创新开放度,为行业提供了合资转型的“北京现代样本”。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地与EO羿欧的市场投放,北京现代有望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后发先至”,引领合资品牌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也更加精彩。北京现代以“智启2030计划”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后续表现值得市场期待。对于整个汽车产业而言,北京现代的转型实践或将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预示着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并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