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顺利召开,在本次车展现场,上汽集团集结智己、荣威、MG、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六大整车企业十个品牌,展示上百款新车型,展区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不仅全面呈现“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的发展蓝图,更以场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战略升级,宣告其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的坚定步伐。上汽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全新品牌“SAIC尚界”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最新成员正式亮相车展。
上汽集团在2024年实现终端交付463.9万辆,自主品牌占比60%,新能源与海外市场双线突破,连续12年稳居全球车企前十。此次车展,上汽进一步提出“平权驱动”战略,旨在通过技术普惠与体验升级,让智能出行触达更广泛人群。围绕“安全安心、丰富智趣、更加懂你、极致颜值”智能汽车个性化四大价值坐标,构建最完整、最全面、最丰富的硬件和软件产品矩阵,持续推动智能出行体验的革新,让每辆上汽车都成为最懂你的出行伙伴。
自主品牌矩阵:技术破局与场景创新并举
智己汽车带来了最新的“瞬感天幕智能轿车”全新智己L6。新车配备同级独有的“瞬感智控防晒天幕”和“贝果舒压座椅”两大舒适黑科技,精准解决防晒、久坐疲劳等痛点,给到都市年轻人面面都精致的出行体验。同时,全新智己L6 All in行业尖端智能化科技,搭载灵蜥数字底盘2.0、IM AD3.0智能辅助驾驶、IMOS4.0 AI生态座舱等,用智能化全维跨代际跃升,以及行业领先的安全科技,全新定义下一代高阶智能汽车产品。
作为全球汽车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加盟上汽设计中心后为荣威品牌操刀的首款概念车,荣威“明珠”概念车在本次车展上全球首发,以 "自信・优雅" 为核,融入 "大方、进取、从容" 的设计语言,营造“光而不耀,自信优雅”的美学含义。“国民电动家轿”荣威D6以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一体式热管理系统零自燃电池,为用户带来长续航、低能耗、大空间、安全可靠的舒适出行新选择。
MG以“年轻无界,智领风尚”为口号,发布Cyberster 2026款与全球首款方盒子SUV CyberX。Cyberster 2026款新增鸢尾青和安第斯灰外观色、黑红和灰白双色内饰配色,以及主副驾电动腰托、车内挡风板等配置。Cyber X作为MG的首款方盒子全球首发亮相,同时也是全球汽车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的最新力作,代表了MG对于新时代的无界探索。未来两年,MG计划推出8款新车,覆盖全球主流市场,加速固态电池技术落地。
合资板块:本土化深耕与电动化转型共振
上汽奥迪新品牌 AUDI 首款量产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开启车展首秀。作为 AUDI 品牌的开篇力作,新车既延续奥迪标志性先锋设计语言,更深度融入中国本土化洞察,打造科技感与人文温度兼具的电动美学范式。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在设计、科技与性能操控等三大维度全面升级,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满足燃油车用户对高阶辅助驾驶的需求。
ID.ERA概念车作为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整合德系工艺与中国生态资源,预示下一代新能源技术路径。也是大众全球开发标准与中国速度的完美结合,更是上汽大众与中国汽车生态资源的完美整合。
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正式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发布全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新架构具备超强拓展能力,可实现MPV/SUV/轿车3种全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全新能源技术,以及前驱/后驱/四驱3种全驱动方式研发生产。GL8陆尚首次参展,为新能源MPV市场带来更加先进可靠的专家级选择。
凯迪拉克带来了V系列首款纯电车型LYRIQ-V,以3.3秒破百的狂暴性能成为“史上最快凯迪拉克”,打破电动车“无趣”偏见,碳化硅电驱与主动后轮转向技术,让5米车长依然灵活如豹。以先锋设计和巅峰性能,将燃油时代的驾驶激情延续到电动时代。
五菱首款灵眸智能辅助驾驶车型——五菱星光2025款正式开启预售。汽通用五菱推出五菱星光2025 款,以极致安全的神炼电池、满分体验的灵眸智能辅助驾驶、610km 超长真续航等核心优势,诠释“智能时代中级轿车”的价值。
宝骏享境,定位智能超舒适旗舰家轿,以品质越级、智能越级、驾控越级、安全越级四大越级实力,斩获中国汽研、中汽中心八大权威认证,实现20 万级越级体验。
商用车:绿色科技赋能“车轮上的经济”
上汽商用车,依托最安全的智能底盘,最全面的技术路线(油、混动、纯电、氢能源),最耐用的电池技术(800V半固态电池),最深厚的经验积累(友道智途L4级自动驾驶),中国首台混动大轻客、全球皮卡等15款新能源商用产品即将陆续上市。上汽大通MAXUS首款超混大轻客“新途远界”,并亮相基于该混动底盘打造的智能房车,以“油电同补”重构房车出行体验,为用户打造“超长续航+用电自由”的无界旅程。
写在最后
从国民神车到豪华旗舰,从城市通勤到无界探索,上汽集团展现的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场关于“出行平权”的实践——通过技术创新消弭体验鸿沟,让智能科技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通过生态共创打破产业边界,让汽车从冰冷的机器进化为有温度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