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文《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为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组合驾驶辅助(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定下规范发展的基调,呼应了此前流传的4月16日会议纪要内容。 随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如今已步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 中汽协指出,企业需强化自律意识,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40429—2021),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务必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全力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
此前车企宣传中常见的“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模糊词汇,未来将被摒弃,统一规范为“组合驾驶辅助”,力求清晰界定功能边界,让消费者准确认知。
对于已发布的失实信息,车企被要求及时澄清并整改,主动承担起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产品安全设计,明确系统功能边界与安全响应机制,合理设计人机交互方式,保证信息提示及时且易于理解,通过充分的研发、测试与生产管理,持续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早在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彼时会议强调车企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同时,一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的会议纪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该纪要详细记录了装备中心与汽车审查处在测试流程、宣传规范、验证标准以及安全保障等多个维度上提出的严格要求。 通过这一系列强化的监管措施,相关部门旨在全面规范智能驾驶行业的整体发展,有效应对智驾技术快速迭代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安全风险与宣传领域的混乱现象。
此次中汽协发文,进一步印证了会议中规范行业认知、加强行业自律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关于“接管”一词的用法等其他内容,仍有待官方进一步证实与明确。当前,行业正密切关注后续进展,期望在规范指引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